
電電公會永續發展委員會
因應永續概念納入電電公會理念內部運作過程中,同時考量過往的核心任 務,其一為扮演產業與政府溝通的橋樑,其二為會員的訊息平台。電電公會擬定 的永續願景如下所示。 公司治理:強化會員治理能力,健全組織永續治理文化。環境永續:降低自然環境負擔,提升能資源效率。 社會共榮:與社區共同成長,善盡企業社會責任。
- 製作者: 電電公會 ·
- 內容更新:2022/7/11

序
電電公會已走過 72 年的歷史,自 1948 年 10 月 24 日創立以來一直秉持「專 業、服務、創新」的理念,積極參與創造台灣的經濟奇蹟,也做出重大貢獻。 2020 年 3 月 19 日電電公會「第 25 屆第 4 次理監事聯席會議」中,經提案通過 在公會理念增加「永續」項目,並列於理念的首位。面對環境保護與永續發展, 電電公會在「永續、專業、服務、創新」理念催促下,將積極努力、有所作為。 敬祈各方先進指教,也期盼和各界相互觀摩,共同為節能減碳、永續環保盡心盡 力。
聯 合 國 跨 政 府 間 氣 候 變 遷 專 家 委 員 會(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, IPCC)於 2018 年發表《全球升溫 1.5℃特別報告》,人類若 要控制升溫幅度在 1.5℃以下,2030 年全球溫室氣體排放量必須比 2010 年水準 降低 40∼60%,並於本世紀中達成淨零排放。IPCC 報告顯示如果要達到這些目 標,2050 年電力結構占比中,化石燃料(如:燃煤等)占比必須減少至 8%以下, 再生能源占比則需大幅成長至 77.5%。也因此,2020 年上半年歐盟再生能源發 電占比首次超過化石燃料;且歐盟執委會提出「歐洲綠色新政計畫」,並宣布兩 大政策目標:其一為 2030 年歐盟將減碳 30%,2050 年則要達到碳中和;第二 是 2021 年 6 月前會開始強化碳交易體系、修補邊界碳洩漏,屆時也會提案修正 能源相關法令,確保達到碳中和的目標。
這些減碳措施不只涵蓋企業內部,還擴及全球供應鏈;在歐盟的減碳政策下, 全球供應商都得致力減碳、配合法令,無人可置身度外。因應此一趨勢,台灣必 須擺脫高碳的能源結構,加速規劃 2030 年與 2050 年的具體減碳目標,並確認 各行各業減少碳排放的執行方案。此外,節能也是環保的重要環節,更是從生活 中體檢環保的積極表現,需要政府敦促全民共同投注節能減碳,從個人做起,積 少成多,人人有責。
除環境保護、節能減碳、對抗氣候變遷的全球性議題外,“公司治理” 也是 永續經營,完善企業管理的重要元素。近年來,台灣在金管會大力推動公司治理 評鑑,將 CSR [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(企業社會責任)] 列為上市櫃 公司必須執行和發佈的資訊,更在 2020 年啟動「公司治理 3.0」政策,要求上市 櫃公司必須把氣候變遷風險和機會等議題,納入董事會決策過程,更加完善公司 治理的範疇和精神。
2020 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衝擊,使 CSR 提升到 ESG [ Environment, Social, Governance(環境、社會、公司治理)],把企業社會責任和永續發展與投資決 策連結起來。簡言之,就是「永續投資」。「永續投資」兼顧經濟發展與環境永續, 積極推動“綠色轉型”,終結單向消耗模式,朝可恢復、可再生的綠色永續新經 濟模式。此新經濟模式,也是“循環經濟”的基本措施。此外,勞動條件與人權 相關的供應鏈管理,已成為全球企業關注的議題,關係到公司信譽、品牌形象, 甚至影響營運獲利,不可忽視。
2020 年經歷了新冠肺炎疫情,在全球帶來的突發性破壞和災難影響,對我 們的社會、經濟和生活方式帶來更多的挑戰,使原本人類動態的生活出現混沌及 停滯的狀態,也擴展到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。截至 2021 年 1 月份,全球新冠肺 炎染疫確診者已逾 1 億人,死亡人數超過 222 萬。目前國際疫情仍然持續嚴峻, 必須透過國際共同合作,才能克服當前危機,達到理想的全球經濟和社會體系狀 態。我們需要建立一個有韌性的經濟和社會制度,以便可以彈性地處理危機並確 保可持續發展。護持地球國際的減碳警鐘已再次發響,為環境負責已成企業經營 趨勢,邁向永續需要靠大家的智慧與付出,一起努力。2021 年美國新政府將氣 候危機位列新冠肺炎疫情之後,最優先的年度施政項目,為了徹底扭轉能源政策, 氣候變遷戰略,計畫投入 2 兆美元在氣候轉型綠色新政,以氣候戰略為骨幹,驅 動全美經濟、能源、交通、基礎建設、外交關係等的轉型,期在 2050 年前實現 100%清淨能源與零碳排放經濟體,成為出口清淨能源的超級大國。韓國在 2021 年 1 月 19 日公告擬投資 1.13 兆韓元,推動能源技術創新,以實現綠色新政及碳 中和目標。中國大陸亦宣稱 2060 年實現碳中和,將投資 16 兆美元,創造 4 千 萬個新工作機會。然而台灣在再生能源的研發與投資都相對不足,建議應更加強 投入資源強化技術與市場應用的能量,提升台灣未來與其他國家的競爭力。
隨著台灣已將 CSR 及 ESG 納入企業經營的重要措施,未來需加速進行節能 減碳,致力於綠色產品、綠色製造、循環再生、投資環保商機與再生能源,支持 聯合國 SDGs [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(可持續發展目標)] 及 NGO 非政府組織環保行動,配合政府目標,負起每個企業的責任,共同保護台灣,保 護地球。
最後,此份白皮書是由專家及公會相關委員會所提出的架構,經理監事討論 所完成的第一份“永續”相關報告,內容或許有不足之處,最主要的動機是推動 所有會員廠商對環保永續的關注,加快腳步完成各企業的永續目標和執行方案, 並互相切磋、相互交流,共同研議更有效、更永續的做法。
“大家一起來”為台灣永續、為地球永續,加油!